玉米種植技術優(yōu)化及病蟲害防治,從而使玉米產量及質量變得更好
編輯:刻信說三農 來源:百家號 更新于:2021-7-23 閱讀:
玉米是我國各地區(qū)主要的農作物之一,如何提升其產量及質量始終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。同時,玉米產量及質量的提高,也能進一步增加種植農戶的經濟效益,對我國農業(yè)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。但在玉米種植過程中,由于技術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問題,其產量始終不能有效提高,對農業(yè)生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。盡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(xù)增長,農業(yè)研發(fā)的成效也有了較大的提升,但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害所導致的技術問題仍然存在,不僅對玉米產量及質量造成嚴重影響,同時也給種植農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。
對此,有關部門要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全面強化,并將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作為重中之重,以此來確保玉米種植技術的進一步優(yōu)化完善,使病蟲害所造成的問題得到全面解決,從而使玉米產量及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。
1玉米種植技術的優(yōu)化措施
整地整地工作會直接影響到玉米的種植成效。目前,在玉米種植過程中,很多地方在使用機械式整地方式,將玉米種植地中的硬土進行碾壓,將其變成細土,讓土壤狀態(tài)能夠更加符合玉米種植的需求。在進行整地處理的過程中,要對田間雜草等進行及時處理,并將秸稈、大塊石頭等雜物清理出來,放于種植田以外,確保玉米可以健康地生長發(fā)育。另外,還需要將玉米種植田地的表面處理平整,避免存在大坡度的狀況,進而為玉米種植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。
優(yōu)良品種的選擇要想確保玉米產量得到提高,且具有優(yōu)良的品質,就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當地種植條件的優(yōu)良品種,將此作為提高玉米種植產量的前提基礎。玉米品種非常多,且不同的品種適合不同的天氣條件和土壤類型。因此在進行種植品種的選擇上,應充分考慮當地產區(qū)的實際情況,選擇適合當地土壤條件和氣候類型的優(yōu)質品種來進行栽培種植。
這樣才能確保玉米種植取得較好的經濟收益。針對榆社地區(qū)的實際情況,建議選擇以下品種進行種植。晉單38號:這一品種是由山西屯玉種業(yè)有限公司選育的,并經山西省審定。該品種莖稈粗壯,植株高約215㎝,葉片呈深綠色,葉鞘呈淺紫色,且果穗簡形;籽粒呈黃色,并含有粗淀粉67.91%,粗蛋白11.38%。屬于早熟品種,幼苗頂土力強,且可抵抗大、小斑病,抗倒、抗早以及絲黑穗病粗縮病,對青枯病和感矮花葉病也具有較好的抵抗能力。畝產約為500㎏。非常適合山西地區(qū)種植。在進行栽培種植時,要注意進行精細化整地處理,并可適期進行早播;通常一畝地可留苗3500株,病區(qū)慎用。晉單39號:這一品種由山西省棉花所進行選育并經山西省審定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