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茬地種玉米,先種后澆和先澆后種,看似沒區(qū)別,效果大不同
編輯:農大知事 來源:百家號 更新于:2021-6-11 閱讀:
每年芒種節(jié)氣到來,都是我家鄉(xiāng)山東冬小麥收獲和夏玉米的種植時間,處在黃淮海區(qū)域內的農業(yè)生產模式大體相同。現在由于使用機械化作業(yè),小麥收獲的完成時間,相比過去大大地縮短了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。
小麥收獲之后,種植玉米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免耕播種的方法,直接就在麥茬地種植了,但是這個時間段,往往也是比較干旱的時間,因此,在對玉米的種植上,也就讓不少農民朋友感到很是困惑,直接種植吧,土壤太干旱怕玉米出不來苗,澆灌后再種植吧,又要延誤種植時間,確實也讓人很是糾結。
當前在我家鄉(xiāng)山東菏澤這里,已經有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有出現有效降雨了,可想而知,在當下白天最高日均氣溫達到三十五六度的情況下,水分蒸騰十分的大,再加上這么長時間不下雨,土壤早就干透了,想順順利利種植玉米談何容易呢。
因此,在當前夏玉米的種植上,是先種后澆還是先澆后種,這個問題一直讓農民朋友備受困擾?此苾煞N種植方法大致相同,沒有什么太大的區(qū)別,但是通過采用兩種不同的種植方法試驗,效果還是大不相同的。
一、先種后澆:不管土壤有多么干旱,收完小麥后就把玉米播種上,然后再進行澆灌的方法,這樣種植方法的弊端就是,澆水時可能會把玉米種子和一同施入的化肥沖出來,影響出苗和肥效,或者是因地塊高低不平整出現積水,時間一久容易泡壞種子,以及導致土壤板結,增加了玉米發(fā)芽破土的阻力。
二、先澆后種:先把土壤澆水后再進行種植,這樣的弊端是澆水后不能立即播種,需要等待土壤能容得播種機械時才能種植,但是播種后如果遇到長時間不下雨的情況,在高溫的作用下,土壤很快就又會變干,在玉米幼苗期又需要再次澆水了。
在夏玉米的種植上,通過以上兩個種植方法的對比,顯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,但是相比而言,先播種后澆水還是會更優(yōu)越于先澆水后種植的,所以在玉米的種植上,我這里大多數農民還是會選擇先種后澆的種植方法,其優(yōu)點有以下3個方面。
1、目前小麥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收割機收獲,麥秸被粉碎后秸稈還田,雖然秸稈較多會影響種植,但是秸稈覆在地面上也能起到保墑鎮(zhèn)草的作用,所以播種玉米后再澆水,有小麥秸稈覆蓋可以保墑,也能避免水分蒸騰太快出現土壤板結。
2、種植后盡量不要采取大水漫灌式的澆水,就可以避免有積水長時間的存在,采用噴灌的方式也能防止沖擊土壤,避免種子和化肥暴露出來,這樣澆灌一遍水后,在麥秸覆蓋保墑的作用下,可以讓墑情保持一段時間,至少能遷延到玉米出苗定植,減少了澆水的次數。
3、提前種植可增進玉米的早熟和高產,過去農村人工收割小麥的時候,都會采用套種的方法,這樣在小麥收割時,玉米苗都已經出土了,但是現在機械化作用,采取套種方法不合適。收獲小麥后能夠及時播種也可以,如果收獲了小麥再澆水,那樣就會延后玉米的種植。先種后澆不僅能增進玉米早熟,還能讓玉米產量更高一些。
上篇:
下篇: